【澳大DBA傑出學員】莫立君博士與他的優秀著作《變革與重塑——巴塞爾協議III實施背景下中國商業銀行資產定價研究》
莫立君博士,首屆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工商管理博士(DBA)畢業生,於2019年入學並在2022年獲得工商管理博士學位,擁有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財務碩士學位,美國註冊管理會計師(CMA)。現任浙商銀行金華分行黨委書記,曾任浙商銀行計劃財務部(資產負債管理部)主要負責人,運營管理部總經理。他不僅在銀行資本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績效管理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卓越的實踐經驗,而且在推動商業銀行戰略管理、績效管理、資產負債管理方面有著深度的研究經歷和專案制管理經驗。他曾榮獲浙江省國資系統建黨百年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在2019年因其主持的全面績效管理(IPM)專案獲得浙商銀行年度最佳管理創新獎。
讀博思考匯集,洞察與創新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經濟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危機的背後也反映出銀行監管體系存在的漏洞與不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和發展需求下,巴塞爾協議Ⅲ作為危機應對監管政策應運而生,以增強全球金融體系的穩健性。2014年以來,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探索強化監管改革,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計量框架方面進行重構,2017年發佈《巴塞爾協議Ⅲ:後危機改革的最終方案》,由此確立了國際銀行業監管新標杆。在國際金融監管領域,巴塞爾協議Ⅲ的實施無疑是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事件之一。商業銀行是金融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的紐帶,保障商業銀行的健康發展對於世界範圍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國商業銀行資產定價機制的重塑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莫立君博士,一位在金融領域深耕多年的資深專家,通過其最新著作《變革與重塑》,提供了關於這一主題的深刻見解和系統性解決方案。這本書是他攻讀澳大DBA博士學位期間所思所想的匯集,也是他的博士論文,得到了會計及資訊管理學系系主任蕭澤忠教授的寶貴指導。
多維度觀察商業銀行資產定價的挑戰與前景
《變革與重塑》基於商業銀行經營視角在充分解讀即將落地實施的《第三版巴塞爾協議改革最終方案》基礎上,縱觀巴塞爾協議及國內資本監管政策變革,結合對現有商業銀行資產定價基本方法的理論理解、實務操作及創新方法構建,進而評估巴塞爾協議Ⅲ在中國商業銀行實施後面臨的挑戰,提出構建商業銀行資產多維定價機制基本邏輯,並就構建多維定價機制過程中資產分類、成本計量、風險識別、實務操作及落地實施等環節進行詳盡論證。同時前瞻性地探討未來商業銀行資產定價研究及實務方向。
蕭澤忠教授為《變革與重塑》作序,以下為部分序言:
在巴塞爾協議Ⅲ實施背景下,著作創新性地將“商業銀行資產定價機制”放在監管背景、市場因素、客戶特點、資源稟賦和時期演變等“更全、更深、更遠”的角度去考慮,提出了商業銀行資產多維定價的新邏輯和新方法。
莫立君博士從研究巴塞爾協定的演進路徑出發,解析了《巴塞爾協議Ⅲ:後危機改革的最終方案》的影響,進而從商業銀行的視角,探尋新監管政策的應對之策,創新性地提出了“多維定價機制”,進而探究了商業銀行資產定價的發展趨勢及其影響因素。他的著作有三大特色:一是脈絡清晰。它既系統梳理了巴塞爾協定的演進脈絡和邏輯,又系統梳理了商業銀行資產定價方法的演進脈絡和邏輯,為後續研究奠定堅實基礎。二是實務性強。它既注重監管實務研究,又注重銀行實務研究。它基於監管政策出臺背景深入分析了監管政策的影響,並在對不同類型商業銀行的調研訪談的基礎上,總結和提煉出了若干監管新政實施的策略。三是視角獨特。它將宏觀視角與微觀視角進行巧妙結合,在宏大、深遠的資本新規背景下,深入、細緻地開展資產定價研究,在資產多維分類的基礎上給出多維定價策略,可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理論與實踐相得益彰
該書是莫立君博士把理論研究與實務工作和實務研究相融合的結晶,其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值得肯定。相信對商業銀行業務感興趣的朋友,無論是初入行的銀行從業人員,還是銀行經營管理者,閱讀該書之後都不無裨益。希望該書的出版能為促進商業銀行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資產定價機制發揮重要作用。
《變革與重塑》經過兩個多月的激烈角逐和專家評審,獲評由新浪財經聯合中國金融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等發起的“2023十大最受歡迎金融圖書”。對於希望深入瞭解巴塞爾協議Ⅲ背景下資產定價機制的讀者來說,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專業著作。
2024年06月03日
工商管理博士(DBA)學位課程是學院結合前沿科學研究、立足大灣區和澳門多元文化商業環境、為培養適應亞洲經濟高速發展和世界不斷變化的高級管理人才而設立的,旨在加強高級管理人員的跨文化領導、管理和創新能力,成為更具影響力的商業領袖。本專欄主要介紹這個課程的優秀學員,與大家分享他(她)們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