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DBA學員受邀分享 共話工程教育與科技創新新趨勢
2025年9月1日19:30,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未來科技教育基地公益講座——2025開學第一課「工程教育與科技創新」在線上順利舉辦。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課程(澳大DBA)第六期三位同學受邀為來自全國十多所高校的老師同學奉獻了精彩的分享。
本次講座由澳大DBA第六期學員劉斌立主持,特邀同為澳大DBA第六期學員趙雙喜、續沛川分享前沿觀點,眾多學子參與其中,共同探索工程教育與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動態。
作為首位演講嘉賓,歷任浪潮、金蝶軟件等知名企業高管,且兼任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的趙雙喜先生,以「工程領域技術+管理人才突圍」為主題展開分享。
他指出,在AI技術的推動下,工程領域涵蓋建築、科研、交通等多個方向,創新成果不斷湧現。例如中鐵建研發的樓層板自動焊接機可實現自動化作業,美的湖南工廠通過機器人與AI智能體協同,完成機器螺絲維護、夜間自動加黃油等操作,中國散裂中子源相關設備也實現了國產化突破。同時,趙雙喜先生提到,當前工程領域對「技術+管理」複合型人才需求大幅增加,但存在人才盤點難度大、崗位匹配度低、院校培養內容與企業實際業務脫節等問題。對此,他介紹AI人資生態可重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通過構建人才能力標籤、優化個性化課程體系、搭建虛擬實訓場景等方式,銜接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並以中國能建、中國鐵塔、清華大學為例,展示AI在人事流程優化、人才精準管理、教職工服務等場景的實際應用效果。
隨後,歷任小紅書、百度、滴滴等知名企業高管的新銳投資人續沛川先生,圍繞全球新能源汽車與自動駕駛產業格局進行分析。
他介紹了中國汽車產業的整體發展情況,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汽車生產和出口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不過,續沛川先生也指出行業面臨的挑戰:中國車企出海遭遇部分國家高關稅壁壘;國內乘用車市場需求趨穩,競爭日益激烈,部分車企為消化庫存採取降價策略,導致毛利下滑。在未來發展方向上,他認為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是關鍵突破口,AR/VR技術與導航融合、大模型賦能智能交互,以及L4級無人出租車的落地,將為行業帶來新機遇,目前多家企業已在多地推進L4級無人出租車試點。
據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未來科技教育基地正與相關行業企業積極對接,計劃後續為全國高校學生組織產業實習實訓、參觀學習等活動。此次開學第一課為眾多學子搭建了接觸行業前沿的橋樑,助力學子拓寬專業視野,為後續投身工程教育與科技創新領域積累知識。
2025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