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DBA畢業生黃春華博士出席《聯合成立80週年可持續商業與多邊合作研討會》

9月29日《聯合成立80週年可持續商業與多邊合作研討會》在上海成功舉辦。 駐華協調員常啟德(Siddharth Chatterjee)、上海市社會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景瑩分別致辭,期間中外嘉賓 圍繞「重新定義商業的未來—塑造可持續商業的未來」進行圓桌對話。

第一組圓桌對話,由American President, Duke杜克大學(昆山美方校長)John Quelch主持,波蘭總領事、菲律賓總領事、挪威總領事、泰國總領事、斐濟總領事,分別分享各國政府及聯合國對驅動可持續消費的商業作為和未來行動。

第二組對話,由商道諮詢的合夥人/ESG專家張聖主持,主要就社會組織和企業促進可持續消費的作為進行研討。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工商管理博士(DBA)第四屆畢業生,黃春華博士,上海罄石智通投資中心董事長,上海浦東女企業家協會會長黃春華就「政府與社會力量可以通過哪些創新的合作模式,與企業共同發力,讓可持續產品變得更便宜,更易獲得」分享觀點:

塑造可持續的市場環境

政府應制定和規範與國際接軌的可持續產品的標準和認證體系,加大官宣,提升消費者的認知度、信任度和接受度,並將可持續產品和服務納入政府採購計劃,率先成為可持續產品和服務忠實的消費者,這可幫助企業實現規模經濟,降低單位成本。企業則應對標可持續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和認證體系,加快技術創新、加強供應鏈全過程管控、加大線上線下、境內境外融合拓展,實施精準有效、符合時代特徵的營銷策略,讓消費者更便捷的購物和被服務。

讓金融和科創切實為可持續消費服務

金融機構應轉變自生服務可持續商業的模式,開放供應鏈金融、轉型升級信貸及綠色信貸產品,降低企業的融資約束和融資成本。政府應搭建產學研平台,聯合各相關方共同攻克可持續關鍵性技術,並與企業和行業共享成果,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提質增效、擴能降本。企業則將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納入生產經營和轉型升級中,循序聯合國20年前提出的ESG商業倫理準則,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消除融資約束,與利益者相關者共享可持續的紅利,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建立政企合作、共同發展的機制

政府通過政策槓桿和公共設施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發展的條件,企業則利用其創新活力、生產效率和市場渠道,將可持續產品和服務送達消費者手中。在政企雙向奔赴的過程中,雙方應建立常態化的對話機制,確保信息對稱,同向發力,讓可持續消費從看似「高尚的選擇」變為實際「容易的選擇」,例如:中國的城鄉對口幫扶機制,將城市的技術、資本與對口地區的資源、空間優勢結合,政企都極大地促進了可持續產品的流通便利和優惠,縮小了城鄉差別,解決了當地就業特別是女性的就業,實現了彪炳史冊的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功。

會後黃春華博士表示:感謝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提供的DBA課程的學習機會和國際化視野,讓她今天非常有底氣地在《聯合國成立80週年可持續商業與多邊合作研討會》上做主題分享,和以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為首的一眾聯合國組織成員一起研討「可持續商業的未來」,取得了很好的反響,再次感受到澳大DBA博士的非凡價值!

2025年9月29日